结婚,讲究的是门当户对。
两个大家庭,实力差不多,三观也类似,小两口在一起,才不累,谁也不吃亏。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是会变的。曾经看起来还好的人,也许后来就变成了垃圾人。
从长远来看,比门当户对更重要的,是小两口能一直并驾齐驱,实力旗鼓相当。
作为父母,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,也希望儿媳、女婿争气,起码不要成为了“累赘”。
父母过了六十岁,进入老年,若是发现儿媳、女婿越来越没有出息,又该如何呢?建议做到以下几点。
图片
01
别翻脸,切记莫欺少年穷。
唐朝时,秀才韦皋做了剑南节度使张廷赏家的女婿。
张廷赏作为岳父,看到韦皋,就十分不悦,没有什么好脸色。毕竟,韦皋一点发迹的现象都没有。
岳母苗氏,认为韦皋以后会有前途的,不能图眼前。
看过了岳父多次脸色之后,韦皋外出求学。
兜兜转转十多年,韦皋投笔从戎,在泾原兵变时立下功劳,被多次提拔。
当韦皋功成名就之后,再回岳父家,张廷赏一脸羞愧,说:“吾不识人也。”
作为老人,应该看清楚“家庭的年龄结构”:自己很老了,以后就是安度晚年;儿女、女婿儿媳进入中年,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也处于上升的阶段;孙辈还小,看不出具体情况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时代的主宰者,家庭的顶梁柱,一定 是中年人。
也许有的中年人,三十多岁,还是一塌糊涂,但是到了五十岁,就小有成就了。
但老人能够想一下,儿媳、女婿五十岁时的样子,那就不会抱怨了。更不会嫌弃、瞧不起。
老人和儿媳女婿翻脸,就更不对了。
今天翻脸了,就怕儿媳女婿拖累自己的家庭,过了几年,看到儿媳女婿变好了,那又如何相处呢?
虽然老人不一定和儿女住一家,不会天天对着儿媳女婿,但到底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人,低头不见抬头见。
对于外人,我们都能“人情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”,对自家人,为什么就做不到呢?应该内外一致,摆出公正心。
多一些温和的脸色,表示鼓励,看好,很有必要,也体现了老人的格局。
图片
02
别拿钱讨好,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现实生活中,很多老人会去带娃,因此和儿媳、女婿,还要日日相处。
小家庭,也许是儿子去打工赚钱,儿媳家附近的超市,随便做点什么,收入很低;或者儿媳长期不工作。
女儿家,也可能是女儿赚钱养家,女婿反而无所事事。或许女婿的工作很一般,也看不到前程,收入很低。也可能女婿微薄的收入,支撑家庭,女儿什么都不做,小家庭的生活,长期困顿。
更可怕的是,儿媳或者女婿,听从亲戚朋友的建议,投资创业,却亏得一塌糊涂。
看儿女的小家庭,日子不太好,老人心疼啊,自然就会掏钱,不仅给孙辈用,还贴补日常开销。
若是投资失败的情况,老人指不定想尽办法去打工赚钱,然后把钱用来还债。
反过来看老人自己,都六七十岁了,还能赚钱也是暂时的,岁月不饶人,到底是要退出社会舞台,身体也不允许。
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:老人掏空了一切,把儿女的家庭变得好一点了,但是老人的赡养费用,却变成了大麻烦。
老人掏钱出去,和捞钱回来,这是两回事,并多半不是对等的。付出不一定有回报。
养老总是靠自己的。不管儿孙如何混得不好,老人都要留一手,足有的养老本,这是必须的。
图片
03
别劝离婚,懂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。
和我同村的刘大妈,遇到了一个很刁钻的儿媳。
儿媳偶尔去打工,大部分的时间靠儿子养着。
儿媳的脾气也不太好,总是骂骂咧咧。
刘大妈看不惯儿媳,就劝说儿子离婚。
刘大妈认为,儿子离婚了,随时可以再找一个。没有考虑到,儿子已经快四十岁了,并且有两个孩子。
刘大妈还信誓旦旦地说:“怕啥,儿子,你也是一个勤快的人,赚钱快,人也标致。”
就在儿子离婚后的第五年,一家人终于后悔了。看到儿子长期单身,谁都于心不忍。让刘大妈痛苦的是,两个孩子都只能由她带着,一刻都没有消停。
实话实说,这爱人还是原配好。再婚是要谨慎的。
从老人的角度看,儿媳女婿不太好,这会引发偏见。但是我们从儿子女儿的角度看,婚姻也许是可以凑合的。
有的儿子,宁愿自己累得气喘吁吁,也心疼儿媳,还把钱都给儿媳。老人还真的管不住。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何必干预呢?
小日子,到底是儿女自己的事,老人主张结婚、离婚、再婚,都显得不妥。哪怕是儿媳或者女婿,遇到了第三者,这最后的决定权,也交给儿女。
图片
04
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。
儿女一旦结婚,和父母不是真正的一家人了。父母及时调整角色,改变生活方式,才是对儿女最大的爱护。
要懂得,父母对成年的儿女,是一种互助关系;老人对儿媳女婿,是一种尊重关系;老人对孙辈,是隔代亲。
关系扯得清清楚楚,那就便于明算账,保持距离。
千万不要对儿女的家庭,指手画脚,拼命去帮一把,都显得多余。
多想一想以后吧,才知道何去何从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